bevictor伟德(中文版)官方网站-源自始于1946
首页» 专题
旱地农业研究平台“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调研工作报告 ——
2008-09-08          点击:   

  自今年6月学校号召开展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以来,旱农平台上下迅速掀起了思想大解放的热潮。按照公司党委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安排意见”的要求以及公司党委的部署,旱农平台党支部制定学习讨论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学习动员、调研讨论阶段各项工作。召开了党支部委员会议、全体党员会议、全体职工大会,进行了解放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讨论,通过对旱农平台各方面工作的调研,加大了宣传声势,营造了大讨论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力求取得实效、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切实促进平台各项工作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做到了“三个有力,三个到位”,即党支部组织领导有力,学习动员宣传部署有力,发动讨论有力,职工思想认识到位,职工学习讨论调研到位,职工联系实际到位,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学习讨论和调研,我们进一步深入领会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业农村经济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入认识到当前旱地农业研究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增强了对我平台旱地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信心。现将学习讨论和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国内外旱地农业研究现状

世界上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达447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鉴于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旱区农业研究与开发。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旱区农业技术两极分化的趋势越加明显,北非、西南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垦殖过度,技术粗放,土地退化,呈现恶性循环的态势。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总国土面积的52.2%,且主要分布在北方,其中西北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该地区国土面积的83%。

     旱地农业研究作为重大科技攻关已持续“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六个五年计划。面对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1/2的实际,旱地农业研究任重道远。

二、   国内外旱地农业研究的差距

发达国家的旱地农业生产已由现代旱农技术取代了传统旱农技术,借助于现代研究手段,开展大范围的旱地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为旱地农业发展提供宏观的决策支持。在此基础上,以农艺和生物技术为依托,用现代工业和工程手段武装,在保护耕作、水分动态、资源管理以及干旱地退化与恢复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旱农地区成为新型的农业商品基地。鉴于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国外正在强化水分利用效率持续增进的研究与生产设施的配套,注重径流技术体系、大范围地域间水分调控、高效节水可控微灌技术和旱作技术进步。此外,国外研究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技术,十分重视资源环境管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旱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稳定地协调发展。

    我国旱农地区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具有渊源的历史,传统旱农技术特点明显。但在旱区土地人口承载量远超出FAO公布的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我国旱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即在欠缺现代研究手段的情况下,继承传统旱农技术的精华,在旱作农田工程建设技术、优化耕作栽培等农艺技术、抗旱种群及粮草轮作等生物技术、农牧结合综合旱作配套技术、农业化学抗旱等抗逆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及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旱农平台围绕提高水、肥、土等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适合我国旱地农业特点的理论和技术,在机械化旱作农业、保水栽培、控制蒸发和径流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为进一步发展旱地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国旱地农业研究作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已持续六个五年划,在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有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国外旱地农业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旱地农业研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科研课题内引外联全方位开放

旱地农业研究平台面向国内外开放,按照研究工作的需要,有计划的发展专职研究人员,聘请校内外兼职和客座人员,实行跨国界、跨单位、跨学科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收国内外科学家和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到旱农平台,从事旱农研究工作,共同推动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工作的发展。

    1.依托攻关项目;2.依托基金项目;3.依托外援与国际合作项目;

(二)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旱地农业研究平台始终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的主导思想,坚持“边建设、边开放、边研究”的原则,加强同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协作。

 人才及学术交流是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旱农平台重视人才的交流与培养,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培养和交流人才。多方筹措经费,支持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研究水平。

(三)在强化试验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旱农平台创新机制的建立

 实验室围绕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代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紧紧跟踪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按照有利于科学研究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结合”的原则,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旱地农业科技革命,紧紧围绕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坚持走自主研究与技术引进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转化相结合,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技术目标与经济、社会、生态目标的有机统一,为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在原有的旱农平台基础上,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开展多学科、跨部门、多层次、多渠道合作研究,联合攻关。以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促进旱区农业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

 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与国际旱农中心合作,争取国际旱农组织支持和资助,密切实验室与分设在各大洲国际旱农机构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争取与国内外专家联合在我国西部旱区开展试验研究及人员培训工作。

 3.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鼓励和有计划地派出研究人员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进行高访或技术培训,同时邀请国内外学术造诣深的学者来访,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及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建立合作研究关系,通过在职和委培相结合,鼓励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提高本研究平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4.旱农平台计划设立开放基金,欢迎国内外同行学者来平台开展客座研究。紧密结合国际学科前沿或国家重大需求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二00八年九月八日

CopyRight 2005-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bevictor伟德
公司地址:中国·杨凌渭惠路3号 邮编:712100
综合办公室 029-87082845 招生办电话:029-87082845
主管领导:惠安堂 网管员:廖代卿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