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无我不“二过”是我们每个科技工作者个人的科学发展观
1. 公司党委张光强书记在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讲话中强调:
“建设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它的目标是什么?包含的内容是什么?我想,就是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质量应该是高的,科技成果能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大问题,并且能把这些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叫广大农民富裕起来。这就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张书记的动员讲话为我们解放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科研推广的目标指南。这就是“科技成果能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大问题,并且能把这些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叫广大农民富裕起来”。
2. 学习张书记在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使我们明确以下认识:
(1)科技成果能不能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大问题;(2)把这些成果应用到实际中,能不能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叫广大农民富裕起来。对照这两点要求,就可以检验出你的项目选题立项的攻关目标是不是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内涵以及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相一致。
3. 通过学习张书记在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使我深刻认识到:
3.1科研项目选题立项的攻关目标是不是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内涵相一致是科研项目能否成功、能否被上级列上项、得到资助的关键。
3.2 把个人的价值利益置于全社会人类利益之下,在实现党和国家人民的大的利益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的释放、心中无我不“二过”是我们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个人的科学发展观。
3.3本项目组是“bevictor伟德密植育种课题组”,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有:
(1)学校育种专项“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
(2)省“13115”攻关子项“资源高效型优异玉米自交系及其强优势组合选育”
(3)学校推广专项“玉米蜂巢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
3.4 本项目组科研项目的攻关目标是:
(1)培育出资源高效型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2)研究开发新型的与现代耕作制度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的玉米蜂巢式高产栽培技术及其配套的玉米机械播种技术。
4.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资助下,几年的刻苦攻关,项目组科研项目已取得初步而明显的进展
4.1学校育种专项“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05YZ008--4”执行情况
4.1.1项目合同任务目标、预期成果
经过3--5年努力:
(1)选育玉米新品种1--2个
(2)选育玉米新材料3--5个
(3)论文3篇、著作1部
(4)其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
4.1.2合同期满(止2007年12月)时项目执行情况
1.2.1育成玉米新品种陕单251、陕单261以及Sd7006; Sd7011 多个
品种评价:
陕单251参加2006年玉米所卜村高密度鉴定,在晚播、高密度下表现抗病、抗倒强优势,在玉米所200多品种中表现优异,玉米所领导特安排当年冬海南加快繁育;
陕单251参加2006年玉米所卜村高密度鉴定,在晚播、高密度下表现抗病、抗倒强优势,玉米所推荐2007年参加省区试;
2007年9月9日学校玉米新品种选育首席专家温振民教授在项目实施杨凌育种基地现场鉴定后认为:陕单251能够通过省审。
1.2.2已选育成玉米新材料5276、5812、9537、9588多个
1.2.3已发表学报级论文4篇
1.2.4获宝鸡市科技成果3等奖1项。
4.2 学校推广专项“三原玉米蜂巢式栽培示范基地建设”2007年执行情况
4.2.1效益分析
(1) 建设玉米蜂巢式高产栽培示范样板总面积86.6亩;实收净增产籽粒玉米1.13万公斤;增收1.69万元(每公斤玉米按1.50元计算);技术推广实际增产率8.4---33.3%;平均增产19.5%。
(2)通过项目组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宣传推广以及示范样板的播种和栽培管理、收获、观摩评比,较好地展示了公司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成果;扩大了公司的科技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玉米生产。
5.2.2“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现场实收产量测试鉴定。
5.2.3发表学报级论文1篇(中国农学通报 2007年第7期: 267--269)。
5.2.4 获科技成果奖1项。
5.2.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申请号:200710018852.3)
4.3 课题组研究项目发展展望
1.由目前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学科定位:
根据课题组几年做“玉米产量潜力增进技术研究”项目的体会,目前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可定位于玉米遗传育种和玉米耕作栽培的交叉学科。
2.研究项目预期成果
根据课题组承担项目的执行情况,预期2008�2012年项目组可取得以下成绩:
2.1 从纯技术层面上来看,陕单251可通过省审。
2.2 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2.3 “玉米蜂巢式高产栽培技术”可以获得省厅成果奖;由此演绎的“玉米高产节水栽培技术”也可以获得省厅成果奖。
4.4研究项目取得预期成果的根据
1.项目组研究团队团结协作精神好;老中青科研人员组配科学合理;年龄和学历结构组成合力最大,特别是项目组主持人、参加人和项目技术顾问科学素养好,个人自身科学道德人品修养好是干大事、把项目做大做强的基础保证;此外选题立项较少有人涉足,属鲜有人看中的“冷门”。
2.玉米增密栽培是当今玉米栽培攻关研究的热门课题。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创造世界玉米最高产量的是美国[2]Iowa州的Francis Childs 2002年在北美Iowa州获得最高产量为27351.0kg/ hm2,合每亩1823.4kg,其种植密度为108525株/ hm2,合每亩7235株。这是目前在非灌溉条件下春玉米栽培中的世界最高产量纪录;国内玉米高产栽培中的高产纪录是:
2007年9月25日,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黄家茆村112.0亩和东胜村104.0亩两块百亩以上春玉米平均亩产1234.3�和1198.4�,创两项全国年纪录;其有效收获亩穗数为:5853�6446穗/亩;5181.1---5345穗/亩[3]。
玉米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增大密度、密植增穗具有显著的决定性的增产效应[1-3]。
3.“足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是实现玉米产量潜力增进中所有农艺技术攻关的总纲。与我项目组做的“通过优化作物田间配置增加产量”的研究项目相似,黑龙江省农科院在甜菜、四川省农科院在水稻上已取得成果(2006年CCTV已做过报道),公司在“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上已处于国内同行先进。
4.由本项目组主持、完成的 “眉县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1],2004--2006年共实施推广7.55万亩, 3年累计增产玉米1509.4725万�,新增纯经济效益1239.2225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综合科技推广效益;该项研究已通过2006年陕西省宝鸡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11]:“……整体居国内先进水平;属于我国玉米高产开发领域里的重大技术进步,符合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获2006年宝鸡市科学技术叁等奖[11]。
5.由本项目组主持、设计完成的与“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兼容配套的“蜂巢式玉米播种机”,与“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综合在一起,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710018852.3)。
6.由项目组主持、实施的 “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07年9月17 日通过了对“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的现场实产测试鉴定[12]。
现场实收测产结果[12]显示:在相同品种、相同的水肥供给和栽培管理条件下,该项目技术亩穗数较生产对照平均增加21.6%;籽粒产量较生产对照平均亩增玉米48.4�79.0Kg;平均增产8.4�13.05 %。
专家组建议:“专家组鉴于在不增加额外投入条件下,仅仅是依靠优化玉米田间种植方式就可以获得较高产出的种植技术,实为一种经济实效的栽培技术改进,建议扩大示范推广。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条件下的种植规范,建议加速蜂巢式玉米点播机的研制,以利提高效率、加速成果推广”[12]。
7.由于该项目研究在玉米耕作栽培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且居国内领先,2007年被列为学校推广专项(伟德bevictor中文版科技推广专项:三原玉米蜂巢式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在关中、渭北进行多点生产示范推广。
8.本项目组通过 “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5-10]总结研发的“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科技查新报告结论为“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有与本项目采用相同的田间配置、相同行距并密度定额可达8.25-9.0万株/hm2、进行玉米密植高产栽培的文献报道”[11];
9.本项目组通过 “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5-10)总结研发的 “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已被李登海应用、并创造了全国夏玉米产量的高产纪录(赵久然:2006年07月15日在陕西省、杨凌西北农林科大、玉米研究所卜村试验站作的超级玉米研究学术报告[13]:山东省李登海用本项目研究论文(6-8)介绍的玉米种植技术创造了国内夏玉米高产栽培的高产纪录---1.2亩平均产量1402.0�/亩)
在以上诸点已有研究积累、工作成绩基础上,随着“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扩大,将“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项目培育、以期获得省级成果奖的可能性业已存在。
10.以研究解决“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后使玉米产量显著增加的“有据无理、有据乏理”已向国家自然基金委申请基金资助。花2年时间,田间试验搞清楚使用“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后玉米产量增加的“光水肥营养高效利用效率”特别是W.U.E.的问题,在以上诸点已有研究积累、工作成绩基础上,将“玉米高产节水栽培技术”项目加以培育、以期获得省级成果奖的可能性也同样存在---这是因为:公司著名作物水分生理专家、国家工程院院士山仑教授认为[14]: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可能的有限人工灌水下,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农艺栽培技术而获得了比较显著的较高的作物产量,而消耗利用相同的用水量使作物的W.U.E.取得显著的提高,也是作物高产节水栽培的一个重要方面[14]。
11.由本项目组主持、设计完成的“玉米蜂巢式田间配置高产栽培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710018852.3)。
4.5 实现研究项目预期成果存在的问题
4.5.1立项难,缺乏项目研究发展经费。
4.5.2认识问题:
张书记讲话认为:“思想新是天下第一新,解放思想难是天下第一难”。
通过学习张书记讲话,我认识到:只要做到“心中无我”,或者少我,对任何事情把关系到“我”的成分降低些、减少些,便可“天下无难”;我们要把项目作强作大,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当代玉米高产栽培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增进的3大关键因子是:
(1)玉米品种作物种群内在生产力的提高�高产玉米杂交种选育(作物遗传改良,基因改良)
(2)玉米品种作物种群种植密度和群体整齐度的提高(田间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3)玉米品种作物种群生活要素调控改良(作物营养供给改良)。
有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生产中以上3个因素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约各占1/3;国际有名的英国洛桑农业科技试验站165年的系统观测研究表明:营养改良和农艺技术的结合是作物持续高产的核心[15]。
公司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985”“211”重点院校;作物耕作栽培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是支撑bevictor伟德发展的两大学科教研组;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不论是育成品种,还是耕作栽培的研究成果都是在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
4.6 研究项目今后的攻关思路
4.6.1在基础研究上花大力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是公司研究发展的软肋”[16]。 2007年本项目组申请的“优化玉米田间配置及光水肥营养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2007年函评结论:一个专家认为“有一定科学价值,缓以资助”;另两专家认为“研究深度和创新不够不予资助”。说明我们的选题、立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级专家教授的肯定。对照检查,应当说评审结论是客观公正的。今后应当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要“屡败屡战”,即使不予获批,也要让国家有关专家知道:这个项目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在做。
4.6.2加强团结协作,把握好度,刻苦攻关,为实现项目预期攻关目标而奋斗。
bevictor伟德 张永科 《玉米密植育种课题组》2008年6月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