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Natu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Rationalization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是揭示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以自然资源调查为基础,摸清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农业地域分异的规律,进行农业区域划分,为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适应专业:农学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5.先修课程:《农业气象学》、《植物学》、《农业生态学》。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沈煜清主编.农业出版社, 1994
(2)参考书目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 农业出版社, 198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要览编委会. 测绘出版社, 工商出版社, 1987
《中国自然资源手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科学出版社, 1990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农业出版社, 1991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孙颔, 沈煜清, 石玉林等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任美锷, 包浩生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2
《农业区域开发技术对策》.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农业出版社, 1991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与文献查阅、课外习题、疑点讨论相结合。联系我国区域农业开发实际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员工对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理解。
8.考核方式:
考试与习题相结合,考试成绩占80%,习题成绩占20%。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类型及其合理开发的途径;
(2)正确理解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农业区域开发的理论;
(3)掌握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综合农业区的划分;
(4)了解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基本农业背景和发展策略。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合理评价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能力;
(2)从事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能力;
(3)开展农业区域开发与农业宏观决策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概论
1.农业自然资源的一般概念: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
2.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内涵:主要分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内容和含义。
3.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分析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地域性、可更新性、不可逆的发展性、可培育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等。
第二章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
1.我国的气候资源:分析我国气候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
2.我国的水资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3.我国的土地资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特点。
4.我国的生物资源:分析生物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第三章 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阐述我国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主要特点。
2.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途径:介绍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一般原则和主要途径。
第四章 农业区划综论
1.农业区划的涵义和性质:介绍农业区划的涵义及其基本性质。
2.农业区划的学科特点:分析农业区划学科的综合性、战略性与超前性、匹配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等特点。
3.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理论、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和农业发展预测理论。
4.农业区划的内容和体系:从分类区划、综合区划、分级区划三个方面介绍农业区划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5.农业区划的发展与趋势:分析国内外农业区划领域的研究动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1.我国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分析我国农业的纬度地带性差异、经度地带性差异、非地带性差异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性。
2.中国综合农业区的划分:主要讲授我国农业区划中10个一级区、38个二级区的地域范围、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特点。
第六章 农业的地区布局与结构
1.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概论:分析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意义、主要依据和若干原则。
2.种植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分析我国种植业结构存在的弊端及其调整的基本方向和措施。
3.林牧渔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分析我国林业、畜牧业、渔业结构存在的弊端及其调整的基本方向和措施。
4.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分析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类型、存在问题及调整方向。
第七章 农业区域开发总论
1.农业区域开发的性质内涵:包括广度开发、深度开发、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
2.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程序:分析农业区域开发的调查、规划、评估和实验四个环节。
3.农业区域开发的若干原则:包括效益领先原则、补偿原则、生产要素创新与配套开发原则、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相结合原则。
4.农业区域开发的战略重点:概括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在农、林、牧、渔业生产方面的优势及其开发重点。
第八章 农业区域开发分区论述
1.东北区的开发:东北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2.内蒙及长城沿线区的开发: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3.黄淮海区的开发:黄淮海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4.黄土高原区的开发:黄土高原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5.长江中下游区的开发:长江中下游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6.西南区的开发:西南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7.华南区的开发:华南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8.甘新区的开发:甘新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9.青藏区的开发:青藏区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开发重点与目标。
四、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
讲课 |
实验 |
习题 |
讨论 |
小计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概论 |
4 |
|
|
|
4 |
第二章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 |
4 |
|
|
|
4 |
第三章 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4 |
|
|
|
4 |
第四章 农业区划综论 |
4 |
|
|
|
4 |
第五章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
4 |
|
|
|
4 |
第六章 农业的地区布局与结构 |
4 |
|
|
|
4 |
第七章 农业区域开发总论 |
4 |
|
|
|
4 |
第八章 农业区域开发分区论述 |
6 |
|
|
|
4 |
|
|
|
|
2 |
2 |
合计 |
34 |
|
|
2 |
36 |
版权所有 bevictor伟德(中文版)官方网站-源自始于1946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